2025年1月21日,一起历时12年之久的跨县山林土地权属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自2012年起,镇远县涌溪乡鼓楼坪村后哨组与施秉县马号镇江元哨村凉厅组名为“茶场(包含迎风岩、小湾等地)”一带山林土地权属发生争议,该纠纷经过多年多次化解无果。2024年4月,通过州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推动,使该项跨县山林权属纠纷得以有效实质化解。黔东南州司法局作为参与指导化解该纠纷的成员单位之一,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坚持、三个前移”措施,助推山林土地权属争议实质性化解。
一、“一个坚持”即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为实质化解山林权属纠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黔东南州作为一个林业大州,也是国家级生态文明改革的先行先试实验区,存在不少的县域内、跨县山林土地权属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全州各县(市)司法行政机关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对辖区内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及时主动向同级党委政法委进行请示报告,由政法委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调处工作,确保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政治方向不跑偏。
二、法律风险研判前移,为涉山林权属纠纷实质化解提供精准法律依据。山林土地权属纠纷多呈现涉及人数多、时间跨度长、纠纷成因疑难复杂、利益调整难、调处难度大等现象,司法行政机关从多维度强化分析研判工作:一是派出精干力量,积极参与政法委组建的指导工作组,积极谏言献策。二是做好行政复议等前期预判分析研判工作,形成相关指导意见。三是组建自身专业法律人才团队进行政策法律问题研判。
三、普法工作端口前移,为山林权属纠纷实质化解赢得群众支持理解。全州司法局加大普法工作力度,让涉案群众了解事实真相、政策规定、法律依据、纠纷解决的法律途径及争诉成本等。2024年开展“法律明白人”线下培训1460余场,培训达1.5万余人,开展普法直播活动45场。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四、人民调解工作前移,为山林权属纠纷实质化解开辟新的方法路径。黔东南州始终坚持通过人民调解,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运用调解方式,全力化解山林权属纠纷。我州司法行政机关强化与人民法院的协调联动工作,通过成立各县(市)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打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渠道,促进涉及山林权属纠纷的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实质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