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计划

来源: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1-11 08:49

2022年以来,黔东南州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系统观念、底线意识、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为民情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围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紧扣把黔东南州建成全省最平安的市州之一和全省法治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总目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认真履行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政府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政法机关专政服务“三大职能”,强化执行、狠抓落实。制定《黔东南州司法局关于服务保障“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桥头堡”各项法治保障工作,以高水平法治建设和高质量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着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一是持续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坚定法治信仰,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法治黔东南建设质效不断提升,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州委书记、州长带头亲自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举办全州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黔东南建设专题研讨班、全州领导干部“12·4”国家宪法日专题讲座。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省重要决策部署,科学谋划我州“十四五”时期法治建设蓝图,提请印发《黔东南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黔东南州贯彻落实〈贵州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等重要规划性文件。三是强化依法治州办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召开“两违”整治依法行政工作座谈会和行政案件败诉及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提醒约谈会。推进全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1391人完成述法工作。开展民法典实施监测,督促推进民法典贯彻实施。 

(二)着力围绕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认真谋划依法行政工作。组织起草《黔东南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黔东南州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立法规划及2022年立法计划》,制定落实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完善法治黔东南考核指标,加强法治督察考核。完成州政府向省政府、州委、州人大常委会报告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与州纪委州监察委机关联合印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依法治国办关于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出台《黔东南州行政错案问责追责办法》。深化府院联动机制,组织召开“两降一升”府院联席座谈会、全州行政审判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暨府院联席推进会议。三是通过示范创建带动法治政府建设。组织申报省第二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项目,在数字法治政府、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等领域创新实践,优选5个项目向省推荐报送。四是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不断凸显。推动州人民政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编制《黔东南州人民政府2022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审查提请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规范性文件草案29件、协议30件、其他草案160件,办理法律咨询224件,共办理各类法律顾问事务443件。围绕“桥头堡”产业用地等重大行政决策、合同协议及时开展法律论证,预防政府决策法律风险。五是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全州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22件,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纪委监委工作联动机制,印发《黔东南州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联动协作机制》,推动执法监督从纠错向问责延伸。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州交通局代表我州在全省行政执法业务大比武中获得三等奖。六是持续推进“减证便民”,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为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企业到黔东南投资兴业提供良好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全州办理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16.8万件,组织清理规范性文件,提请废止54件、宣布失效28件、修改14件、继续有效127件。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45件,合格率100%。七是坚持探索“复议+调解”办案机制,“两降一升”成效明显。全州组织诉前沟通264件。全州收到复议申请327件。2022年以来,全州法院一审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44件,我州行政诉讼败诉率下降明显,低于2021年度全国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率和全省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率。2022年,受州人民政府州长委托,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周代军、副州长王建华出庭应诉。全州开庭审理行政案件346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338件。    

(三)着力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全面筑牢安全防范底线。一是强化诉源治理,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推进完善人民调解组织“6648”全要素标准。织密全州调解网络,加强重点领域源头排查,累计调解15571件,成功13939 件。3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同志在省司法厅《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为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保驾护航——黔东南高质量发展中探索诉源治理取得成效的经验启示》上批示“要推广黔东南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经验,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狠抓命案防控,落实《黔东南州司法局命案防控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减少“民转刑”命案发生。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严格落实走访和安置帮教措施,预防其违法犯罪。认真落实远程视频会见要求。三是依法开展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职能作用。积极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融入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强化对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制约。四是强化协调机制,全面推动社区矫正监管形成合力。发挥州、县(市)社区矫正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出台《黔东南州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指引(试行)》等制度。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远程视频评查。运用智慧矫正平台、“钉钉”巡查,全州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五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要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托“黔东南普法”公众号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在线有奖竞答。

(四)着力厚植黔东南州高质量法治土壤,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一是组建新媒体普法宣传矩阵,探索建成集普法、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政务新媒体,州司法局创作发布法治宣传短视频300余条,在“苗侗普法”抖音、快手官方号、“黔东南普法”微信视频号的点击率总计超3亿次,点赞超过500万次,开通黔东南州司法局法治宣传直播间,组建新媒体工作室“律师服务团”,聚焦社会热点与难点,律师志愿者每周在线直播普法并解答网民留言,累计直播17场,解答100余条,获20万点赞。抖音号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长期排名前二十名。“黔东南普法”微信公众号推送稿件1018条,累计阅读量过百万,粉丝量33万,长期位列全省司法行政及普法工作公众号影响力榜第一名,进入《法治日报》法治舆情中心抖音影响力周排行榜单前十名。二是深入推动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百人宣讲团成员开展“民法典进农村”宣讲活动240余场。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1100余场,发放宣传品4.5万份。开展送法进校园700余场次。打造“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模式,通过“报、网、端、微、屏”等媒体渠道播放民法典公益广告,录制民法典苗、侗双语普法宣传MV。三是加强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鼓励“法律明白人”积极履行法治宣传员、社情民意传达员、调解员、法律服务联系员等职责,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四是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升级打造。统筹力量重点推动榕江县定威乡定旦村等4个村升级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拓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申报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大湾区“桥头堡”夯实治理基础。

(五)着力围绕黔东南州“桥头堡”建设,全面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一是深入推进律师队伍建设。加强律师党建工作,组织律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创先争优,评选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律师、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州律师行业基层党组织17个(律所党支部14个,联合党支部3个),覆盖律师事务所26家。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州司法局设立公职律师办公室,对州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资源进行跨部门调配使用。全州公职律师220名。二是引导律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认真落实“万所联万会”要求,组建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选派律师帮助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州建立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14个、公共法律服务室1665个,为乡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5511人次。为全州2422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律师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务,引导群众依法维权。聚焦“桥头堡”农业农村重点产业项目,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开展“公证进乡村”活动。全州办理公证业务4326件。办理司法鉴定3181件。对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申请实现应援尽援,受理指派案件3797件,办理老年人、农民工、青少年、妇女、退役军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法律援助案件2162件。 四是全面落实行政审批便民惠民举措。支持“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梳理“五个免提交”实施清单,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律师资格证、公证员资格证等申请材料纳入第一批免提交实施清单。审批服务事项103项,100%可网上申请,88.46%可全程网办。全年受理并办结业务850件(全程网办88件)。

(六)着力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一是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州司法局党组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二是着力推进司法行政业务培训。落实政治轮训要求,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学习培训。三是着力抓好干部选拔培养和协管工作。协助县(市)党委加强对县(市)司法局领导干部和班子的管理,配合县(市)党委组织部门选准配强县(市)局领导班子。四是全面贯彻为基层减负精神。认真落实省、州关于“改进作风、狠抓落实”部署要求,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落实精文减会,强化工作执行力。五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筑牢廉洁自律防线。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行政法规。落实“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六是认真开展“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落实走访常态化的要求,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明显成效。

二、下一步2023年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到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发挥好州委依法治州办法治协调作用,做好“一规划两纲要”及省级实施方案落实中期“回头看”工作,持续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工作,聚焦目标任务,健全考核指标。为“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是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推进《黔东南州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立法规划》和2023年度立法计划。推进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深入落实。推动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和“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工作。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维护政府公信力。加强行政复议监督,推动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水平提升。

三是依法加强特殊人群监督管理。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申报。加强“融入工程”建设,强化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预防工作,提升教育矫正质量。做好刑释人员衔接教育,协调落实安置政策,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四是做好“八五”普法中期验收工作。加强宪法及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抓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深化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和创建指导。推进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打造黔东南普法宣传品牌。

五是认真推进人民调解,强化诉源治理。优化“三调联动”,增强工作合力。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持续做好防范“民转刑”工作。发挥好人民监督员作用,保障人民监督员参加司法活动的权益。

六是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我州公证体制机制改革落实落地。强化律师行业监管,推动律师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工作。

七是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狠抓作风建设。推进队伍“四化”建设,打造更加专业、高效的司法行政队伍,为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法治黔东南建设提供法治人才保障。


                                         黔东南州司法局

                                          2023年1月7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