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营造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创新工作提供良好舆论氛围,按照中央、省委、州委政法会议和上级宣传及业务部门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州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司法行政工作规律、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社会公众信息需求规律,紧紧围绕我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
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讲好司法行政故事,为促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法治黔东南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宣传重点内容
(一)深入推进司法行政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加大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司法行政律师管理、司法鉴定、社区矫正制度三大重点领域改革的具体举措和最新动态的宣传报道。在积极回应党和群众新需求、新期待和破解阻碍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上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的创新模式、方式方法上开展好系列报道。(责任领导:侯美嘉,责任科室:律师科、司考司鉴科、社矫局)
(二)总结推广创新及亮点工作方面。以全州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项目管理、创新铸勤”体系建设为契机,对全州系统纳入项目化管理的创新工作和亮点工作进行总结推广,争取推出一批结合当地特色、卓具成效的司法行政典型经验和创新模式,实现在州级以上层面宣传推广,形成典型引领作用,推动全州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加大对全州系统在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工作创新上的宣传,为全州司法行政事业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责任领导:侯美嘉,责任科室:纳入创新项目管理的科室)
(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扎实开展全州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的聚通用工作的报道,加大对“大数据+司法行政”(“大数据+阳光律管”、“大数据+人民调解”、“大数据+社区矫正”、“大数据+综合指挥”)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宣传,实现有典型案例、有亮点工作、有群众反馈,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和好评率。(责任领导:刘亦兵,责任科室:办公室、信息技术科)
(四)坚持不懈抓党建强队建工作方面。围绕政法队伍建设“三升三降三零”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警,以“抓党建强队建”为抓手,通过党建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实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正规化、常态化、实效化“三化建设”的宣传报道。深入开展好“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分析评议等制度, 推进教育管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持续宣传。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多挖掘、宣传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展示好司法行政队伍的形象。(责任领导:刘建明、王 勇,责任科室:政治部、机关党委)
(五)做好“六省三地”五联协作会议工作方面。以今年在黎平县召开的六省市区边界矛盾纠纷“五联”协作会议为契机,加大对全州系统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宣传报道,加大对我州接边县市打造“和谐边界”、“亲情边界”和美丽乡村的持续宣传,实现“一人搭台,众人唱戏”的宣传效果,将此次会议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省际边界联防联调的示范点。(责任领导:王 勇,责任科室:基层科)
(六)开展“法律专服”专项行动方面。深入开展好矛盾纠纷、信访案件化解大会战“法律专服”专项行动的跟踪宣传,对成功案例、典型人物、创新经验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在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的重点节点,联合媒体开展专题系列报道,促成矛盾纠纷、信访案件依法化解、依法上访、依法导入司法渠道,助推扭转“信访不信法”的社会治理难题。(责任领导:杨朝柱、王勇,责任科室:律师科、基层科)
(七)做好“七五”普法启动实施工作方面。加大对我州启动“七五”普法工作规划实施的宣传报道,重点在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行业等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抓好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做好领导干部、公务人员、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建立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合格制度,完善干部职工无纸化考试制度。加强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等实体阵地建设,争取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州级法治文化活动品牌,积极指导各县市形成凸显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活动,探索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和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等集中宣传活动。(责任领导:刘亦兵,责任科室:普法办)
(八)扎实开展“阳光律管、温情法援”工作。加强对全州律师队伍管理和品牌形象建设,加强对律师管理阳光化、透明化的管理服务体系的宣传。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六进、法律援助大回访等专题活动的宣传,持续宣传“12348”法律援助热线平台建设,利用好各类媒体,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公众知晓率。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法援案件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法律的公平正义。(责任领导:杨朝柱、刘亦兵,责任科室:律师科、法援科)
(九)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对推进我州、县(市)、乡(镇)、村居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宣传报道,重点对创新便民服务和在线一站式受理方式,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产品的宣传,为全州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责任领导:王 勇,责任科室:基层科)
(十)推广我州特色人民调解工作方面。加快对人民调解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宣传报道,重点对婚恋家庭、山林土地、邻里纠纷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交通事故纠纷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劳动争议等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实现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向物业管理、旅游、商会等领域延伸方面的宣传,发挥人民调解在行业纠纷化解中的积极作用,维护社会和谐、平安、稳定。(责任领导:王勇,责任科室:基层科)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不仅要埋头干活,而且要抬头看路,更要善于包装宣传、总结经验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一把手”工程,对外主动协调对接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司法行政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州局办公室要严格实施新闻宣传稿件统计通报,各县(市)司法局要在每月25日前将每月新闻宣传工作统计表报送州局办公室,年底做好开展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活动。
(二)加强审查,把好关口。进一步严格新闻宣传纪律,严格执行信息及外宣稿件审核制度,把好审查关,杜绝稿件未经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发就对外发表的问题,重大新闻事项要及时向当地新闻主管部门申报,统一对外发布。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危机应对机制,积极地引导舆论。对有价值的报道线索、工作亮点和先进典型,要紧紧跟踪、挖掘,采写稿件,并及时反馈给州局办公室。
(三)加强合作,构建平台。进一步加大与新闻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拓展宣传平台及渠道。利用好《法制日报》、《贵州日报》、《当代贵州》、《法制生活报》、《黔东南日报》等党政媒体,用好上级部门一些法治类栏目的同时,积极与媒体合作,开设司法行政专栏,加强新闻线索报送,并积极配合媒体记者对宣传各地司法行政工作报道的约稿采写工作。密切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邀请媒体到司法行政工作一线采访,做好组稿和新闻素材推荐工作,积极申请做媒体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加大组稿投稿力度,注重挖掘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中具有故事性、新闻性、受群众和社会关注的典型事件或案例,将司法局在处理事件中的独特作用写出来,增强司法行政工作说服力、感染力,从而提高司法行政宣传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创新,多元覆盖。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网络媒体、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司法行政工作宣传及普法宣传工作。各县(市)要发挥好单位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应有的宣传作用,杜绝管理员对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疏于管理,出现“僵尸微博”“僵尸网站”的现象,要定时上传原创的宣传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及案例,与全省、全州司法行政微博互动、点赞及转发信息。各县(市)司法局要加强与当地电视台的宣传报道工作,鼓励干警特别是通讯员多拍摄视频新闻,办公室要收集各项工作开展的视频资料,以备专题电视宣传片制作。
(五)加强培训,巩固队伍。各县(市)要明确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落实新闻宣传工作的专兼人员,把热爱新闻宣传工作,有责任心,并且有较强能力的同志选拔到新闻宣传工作岗位上来,明确信息相应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工作目标。全州司法行政系统要明确办公室2名以上通讯员,局机关各科室、司法所至少明确1名以上通讯员,每月上报1条以上反映工作成效、具有新闻价值的宣传稿件及信息素材,要求在州级主流媒体发表,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律师管理科、基层科要加强与州律协、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建立新闻信息上报机制。要加强新闻通讯员、网站技术员、微博微信管理员等的业务培训,州局及各县(市)每年举办1期新闻业务及信息写作培训,并足额足员地参加上级组织的新闻写作培训。
(六)加强保障,更新装备。加强新闻宣传装备建设,各县(市)可以用好中央转移支付经费购买、更新单反相机、高清摄像机、三角架、闪光灯等宣传装备,为开展好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和技术设备,满足全媒体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提高司法行政新闻宣传工作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