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黔东南州司法局通过念好“四字诀”,以“积分制”方式评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每月的“风险指数”,作为社区矫正机构对其进行风险研判的重要研判依据,在量化评估推进社区矫正对象精准分类管理方面率先在中西部地区作出探索,在全国具有引领性。
(一)在“细”字上作文章,做到精细谋划。一是细化思路。借鉴监狱、戒毒等监管场所评估经验和国内最新理论成果,细化形成量化评估思路。二是细化举措。成立专班,整合力量,自主开发量化评估平台。导入现有平台数据深度应用,避免二次录入,减轻基层负担。三是细化指标。从社区矫正对象犯罪类型、犯罪情节、现实表现等13个方面,结合日常工作形成113项量化风险指标。
(二)在“评”字上下功夫,抓实三级评估。一是乡级“全面评”。司法所人员结合日常掌握情况和平时走访,将113项指标作“是”或“否”选择,平台自动计分。二是县级“监督评”。县级对司法所评估进行督促和质量监督,同时结合县级指标参与评估。三是州级“抽查评”。州级指挥中心设专门调度席位,对矫正小组重点人员特别是村居干部履职情况进行抽查,了解矫正对象现实表现参与评估。
(三)在“研”字上求突破,开展精准研判。一是平台自动研判。平台自动计算总风险值、平均风险值等数据,自动划分风险等级,通过数据地图展示。二是数据穿透研判。州、县两级可针对异常风险指数,从点和面穿透研判个案、类案。三是纵横对比研判。针对不同辖区之间在相同维度下可进行数据对比研判,凸显不同辖区间的差异化,便于针对性指导。
(四)在“用”字上见实效,推动全面应用。一是日常工作用。指标作为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工作指引,在监管教育帮扶中结合矫正对象个人情况和相关指标开展工作。二是分析研判用。州、县两级在每月风险研判时,以“风险指数”为重要依据开展研判。三是综合深度用。对重新违法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回溯量化评估过程,复盘风险评估效果。
今年3月份,我州对2464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风险评估,评估出风险极高123人,风险高299人,占17.1%。实现分类管理更加直观和精准,社区矫正重点对象从194人增长到735人,增加278%。通过念好“四字诀”,使全州社区矫正对象风险研判更为科学、对象分类管理更加精准,为进一步推进平安黔东南、法治黔东南建设贡献司法行政力量。